close

記者 / 高英凱

自海外版本發表後,國內對於擁有車系史上最大尺碼的第8代Accord,便持續投以高度關注,想得知全新Accord,到底能為消費者帶來那些不同的改變?而在台北車展外觀造型先行露臉後,座艙配備也隨上市發表而完整揭露。



現在,正是親身體驗新Accord的最佳時刻,到底史上最大的八代目,能帶給試車組什麼感受?這個提問,當我坐在高鐵車廂內以300km/h飛馳西台灣時,反覆自腦海浮現。

不久,列車已抵達終點左營站的廣播,喚醒自己,兩天一夜的Accord深度試駕體驗,即將展開。

車格放大,更為氣派

回想第五、六與七代車型,再看看這第八代Accord,肯定會覺得新Accord外觀樣貌,猶如活躍衝動的年輕人,經歷歲月試煉後,逐漸轉換更為沉穩內斂的氣質。沒錯,新一代Accord在我眼裡,是往更成熟與氣派的方向演進。

強調年輕動感氛圍的設計手法,放眼全球八代Accord家族中,僅有歐規Accord繼續承襲。而跟美日規走得最近,Honda Taiwan導入國產的亞太版,修改前代強調年輕運動感的三角式頭燈與水箱罩。 


中置廠徽的六點式大型鍍鉻水箱罩,是全新樣貌的核心概念,加上頭燈與車側立體線條,讓新Accord整個造型更具氣勢。

換上中置廠徽的六點式大型鍍鉻水箱罩、大面積橫條型頭燈組與刻意外擴更富肌力感的葉子板,讓人一接觸新Accord時,就能感受到車頭所營造出,貼近大型豪華房車的懾人氣勢。同時,涵蓋水箱罩、窗框與車門手把等車身部位,Accord大量採用的鍍鉻亮面材質,也讓整體點綴的更顯尊貴。

延續車頭的有稜有角的立體造型,尾門與後保桿同樣運用深刻的多層次線條,讓風格更能與車頭相互呼應。較美規多出左右兩片的後霧燈設計,則達到點綴豪華感的增分效果。這次試駕過程,在車身外觀的觸摸,有個小細節順道提醒,Accord車身閃耀的亮面鍍鉻材質,明顯提昇外觀質感的視覺效果,但是在台灣習慣洗車後進行打蠟動作後,在使用過程中,發現到窗框手把鍍鉻等部位,蠻容易留下指印痕跡,而減損整體視覺美感,這點車主打蠟時應留意一下。


為彰顯氣派的車身鍍鉻部位,如果打蠟的話,較為容易留下指紋。


車尾鈑件與燈組都呼應車頭與車側的立體線條設計感,2.4 VTi-S專屬鋁圈則呈現獨特肌力感。

2.8米長軸距,座艙空間表現佳

進入一舉放大到2,800mm軸距的新Accord座艙,實際乘坐體驗時,身體最能感受到座艙空間放大的效果,一種空間寬裕享有的舒適感。

Accord座艙空間的寬裕感受,對於身高近180公分的我,是具有說服力的。操作全車系標配的八向駕駛座電動調整,輕鬆地調整出正常駕駛坐姿後,環視與感受前座座艙空間,整個駕駛氛圍是相當寬裕輕鬆的,沒有來自A柱與中控台的壓迫感,即便是行駛操控時,駕駛不論雙手與雙腳部位的移動,也不會有任何窒礙感,顯示整個操控介面空間的人因考量是相當具水準。


2.8米軸距空間,創造前後座寬敞舒適的乘坐環境,是新一代Accord令人肯定的進步。

除了乘坐空間最小的中間座椅,後座兩側座椅的空間表現則是令人讚賞。2.8米的長軸距,完全受惠於乘員的膝部空間,實際乘坐時,不僅膝部離前座椅背還有寬裕的空間,甚至以往大型房車才有的翹腳樂趣,在Accord也能輕鬆達到,讓人對座艙空間的表現印象深刻。至於頭部空間,後座椅透過略加大的椅背後傾角度,為頭部爭取更多的空間,而不會在乘坐時出現擾人的頭部壓迫感。

特別帶到前後座中央扶手,對於乘員手部擺放時,擁提供相當舒適的釋壓性,皮革接觸面的處理與支撐泡棉材質的軟硬設定,也都有獨到之處,使用起來感覺相當輕鬆自然,另外,前座扶手支援的滑移功能,也是更能對應不同身材前座成員的細心之處。

僅管四門房車在承載設計上,受限於先天條件,無法與旅行車或休旅車等產品競爭,但是,Accord在承載設計上仍有其貼心之處。按壓尾門遙控開啟後,超過1米的寬開口行李箱與近500公升行李箱承載空間,已足敷日常承載使用,即使臨時應付更多的承載量,透過行李廂拉桿啟動的後座可傾倒貼心設計,為車主想要運送大包小包時,提供為靈活運用的機能空間。


雖然不是分離可傾倒座椅,但是後座椅可傾倒仍是相當便利的承載設計。

介面簡潔具質感,配備多級距

雖然產品位階設定不同,但是Accord與同門大哥Legend,仍能看出相當緊密的設計淵源,而座艙設計元素的相似度就是其一。若對Legend座艙設計有印象的人,初次接觸到Accord多層次中控台設計,應該能聯想到彼此的設計關聯。儘管在座艙用料與配備豐富度,Accord與Legend仍有段落差,但是透過相仿的設計細節與Legend的高階身價,確實讓Accord塑造出豪華車具有的座艙質感。

Accord車系安排有2.0、2.4 VTi、2.4 VTi-S與3.5 V6共四個等級,而就座艙配備豐富度而言,較實用的主要座艙配備,其實在2.4 VTi-S等級以上已大致完備,而車系旗艦3.5 V6則是在細部略有增添,基礎配備差異不大。所以,這次主要以2.4 VTi-S為對象,來體驗Accord中控介面設計與操作性。


中控台介面相當符合汽車座艙介面最新的通用性設計概念,擁有操控功能簡化與按鍵面積放大的特性。2.4 VTi-S以上配備的方向盤撥片、定速與音響控制都是重點座艙配備。

首先來看中控台介面,相當符合汽車座艙介面最新的通用性設計概念,擁有操控功能簡化與按鍵面積放大的特性,所以不管是雙區恆溫空調,還是位於下方的吸入式六片CD音響主機,清楚易辨別的介面位置與功能,即使行駛中的操作也稱得上就手,尤其設置在中控台上方的液晶螢幕,巧妙地將手部操作與視線分開,讓駕駛在操作中控介面時,能夠減低視線移動的角度,對於駕駛安全有一定的增分,而自2.4 VTi-S以上列為標配的方向盤音響控制鍵,更讓移動右手來操作中控台音響的頻率大幅降低,只要按壓方向盤按鍵就能輕鬆搞定娛樂設定。


前座中央扶手內,配備支援音響系統的AUX in與USB接頭,提供多媒體音源播放。日本廠商開發的Accord藍芽通訊系統,則讓座艙豐富度更為加分。

前座中央扶手內,也有支援音響系統的AUX in與USB接頭,實際操作時,系統讀取的速度相當快,也能進行MP3音樂檔案表單分類,使用頗為便利,如果這套系統能在現有的英文顯示外,增加支援中文資訊顯示的話,將更能發揮資訊判讀的功能。由於海外版本藍芽通訊整合在方向盤與中控大型液晶螢幕上,而台灣並未導入該套系統,而是針對喜愛藍芽通訊系統的人,提供由日本廠商針對Accord所開發,緊貼在A柱上的藍芽通訊系統,不過,實際操作時也發現,緊貼A柱的設計與較平坦的按鍵角度,在使用左手按壓時有些礙手,不過對於慣用藍芽通訊的人來說,這套系統仍算是項實用配備。


因應市場喜好,Accord可選配整合衛星導航、倒車攝影、數位電視與DVD影音系統的觸控式多功能螢幕。

而為迎合消費口味,Accord也提供許多座艙配件,包括整合衛星導航、倒車攝影、數位電視與DVD影音系統的觸控式多功能螢幕,以提供日本原廠未能全面整合的座艙配備。而在操作這套衛星導航系統時,可以發現,系統其實是由Honda Taiwan委由Garmin所提供,因此,中文化的系統操作流程與衛星導航的成熟度都相當足夠,使用上沒有太大困難。

行路乘坐感細膩,風切聲略大

而在行路的乘坐表現,整體而言,新一代Accord坐起來很有歐洲車那股穩妥的舒適路感,這具底盤在實際乘坐感受,感覺調校地相當均衡,擁有細膩抑制路面起伏的舒適度,讓行駛不平整與坑洞路面的震動,不至於過於直接地與粗糙地傳遞至車內,卻也能將絕大多數的路面震動,在短時間內處理撫平。而紮實的車體剛性與穩定的組裝品質,也讓試駕過程中,沒有發覺任何來自鈑件與座艙組件的不正常異音。

車系涵蓋的2.0、2.4與3.5三顆引擎的運轉靜肅性也有水準的演出,不論是市區走走停停的低轉速域,還是高速路段的高轉速衝刺,這三顆引擎具備相當線性與細緻的引擎運轉聲浪,聲音的放大不會超出預期,搭配良好的引擎室隔音工程,即使瞬間加大油門,並不會特別擔心對座艙靜肅性的過多影響。


整體而言,Accord在日常用車狀態下,擁有令人肯定的乘坐舒適性與座艙靜肅表現。

整體而言,Accord在日常用車狀態下,擁有令人肯定的乘坐舒適性與座艙靜肅表現。然而,比較特別的,這次試車時也發現,Accord在風切聲的抑制仍有改善的空間,正常高速行駛時蠻容易產生風切聲,尤其在車速約超過120km/h左右的高速行駛狀態時,風切聲會隨車速逐漸加大的現象,多少在高速行路時,干擾到座艙靜肅性整體表現。關於這點,在詢問現場的廠方人員時,推測可能是後視鏡所造成,不過,詳細的狀況,仍待進一步分析。

豪華之外,動態見真章

可以肯定的,Accord整體車格與質感已經向上提升,擁有車系史上最為放大的車身規格,已清楚展示Accord能夠提供寬裕的座艙空間,而舒適的細膩行路反應與別具風格的座艙介面,則在質感提昇上形成增分效果。

接著,新Accord的動態篇,將把關注角度由整個座艙聚焦到駕駛座,徹底體驗新Accord在動態反應與操控性能,值得書寫之處。



※以上內容轉載自MSN 汽車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hif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